(图片来自海洛)
英伟达在AI浪潮的推动下,营收、利润和市值都在不断刷新市场的认知。一些华尔街投资者认为,这像极了互联网泡沫前期的思科。这种比较,意义究竟有多大?
思科的股价在2000年3月23日达到峰值,而在冲高之前已经出现分化。英伟达近期也出现相似的势头,在财报公布之前,市场分歧出现。
思科到现在依旧是一家很重要的科技公司,从另一种意义上,也算穿越牛熊和产业周期。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3月27日,经拆分调整后,思科的股价飙升了20多倍,达到每股80美元以上的峰值。当时,投资者相信,当时新生的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器和其他硬件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在互联网泡沫的高峰期,思科是标普500指数中最有价值的成分股,市值近5600亿美元。作为对比,截至本周三,思科公司的市值为1970亿美元。本月早些时候,英伟达的市值达到1.8万亿美元以上的峰值,短暂成为市值第三大的美国上市公司。在本周二的抛售之后,该公司市值跌至第五位,落后于Alphabet 公司。
从涨势和市值看,两者之间有相似性。但如今的估值,并不像网络泡沫高峰期那样极端。虽然与标普500指数相比,英伟达目前的估值可能看起来过高,但远未达到思科等电信硬件公司在互联网泡沫高峰期的收益倍数。
Wind数据显示,本周三,英伟达的PB为50。2000年3月,思科的估值是其远期收益的150多倍。
从广泛的标普500指数,分析师很难认为,今天的估值已经达到了与互联网峰值相当的泡沫水平。Evercore ISI 的分析师Julian Emanuel 表示,尽管该指数的价格与12个月后的盈利之比,在历史上看起来高达22倍,但远未达到泡沫时代28倍的峰值。
从盈利看,英伟达的利润远高于思科当年巅峰时期的利润水平。
Bokeh Capital Partners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Kim Forrest表示:“英伟达可能比思科当时更有利可图。”数据支持了这一点。思科在1996年至2000年间的平均净利润率为17.2%;而截至2023年1月,英伟达的五年平均净利润为27.9%。
从涨势看,英伟达与思科当年的涨幅相去甚远。截至周三下午,英伟达股价已较2022年10月14日创下的熊市低点上涨500%以上。而思科公司从1998年10月的低点到2000年3月的峰值,上涨了700%。
根据Evercore ISI 的分析师Julian Emanuel 的计算,到2024年4月,英伟达的股价需要从目前的水平上涨20%以上,才能达到每股862美元。当然,估值很高并不意味着股价不能继续攀升。该分析师表示,动量驱动的反弹往往在几乎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结束。
Evercore ISI表示,由于估值看起来已经很高,但并不荒谬,投资者可能会考虑增加对防御性股票的配置。
英伟达和思科也有相似之处!
从极度集中方面看,英伟达如今所处的环境远远高于互联网泡沫时期。
根据Julian Emanuel 的数据,美国前五大公司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25%。这远高于互联网时代的前一个峰值,当时前五大成分股在标普500指数中的贡献率,只是短暂攀升至15%以上。
从行业地位看,英伟达和思科都属于卖“铲子”类型的公司。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市场策略师、前华尔街股票交易员Steve Sosnick表示:“我们的理由一直是,‘当出现淘金热时,向矿工提供镐和铲子比开采真正的黄金更有利可图。’”
思科被视为提供连接人与互联网至关重要的硬件,而英伟达则生产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芯片。Steve Sosnick表示,投资者应该记住他们的商业模式有几个关键差异。一个是思科自己设计和制造产品,而英伟达将制造过程外包给台湾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思科的产品设计也不那么复杂,竞争对手能够生产相应的竞争产品,并迅因此速削弱思科作为市场领导者的竞争力。英伟达在其专业芯片方面仍有优势,但其他竞争对手正在迅速逼近。
思科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了20多年,该股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当初的市值高点。英伟达会不会步思科的后尘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