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受金融监管加强与A股市场波动加大等因素影响,去年私募基金行业优胜劣带进程悄然提速。
近日,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发布《2023年度私募行业报告》显示,经过近十年的高速扩张,2023年私募行业开始进入出清风险机构的阶段。具体而言,截至去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降至8477家,较2022年底的9022家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去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销数量较2022年有所增加。
记者另外获得的数据显示,去年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增备案家数较2022年明显下降,2023年全年只有170家私募管理人完成备案登记,较2022年大幅减少76%;与此同时,去年新增私募产品数量也较2022年减少8.95%,但2023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资金管理规模则实现逆势实现增长,达到5.73万亿元,较2022年增加1700亿元。
“这背后,是在监管部门扶优限劣的导向下,私募行业优胜劣汰进程加快,大量资金和人才正不断向中大型私募机构集中,头部效应逐步显现。”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兼向日葵投资FOF研究总监尹田园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年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百亿私募管理人整体家数保持不变。不过,百亿私募机构的结构仍出现明显变化,表现在量化百亿管理人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加,主观策略百亿私募机构数量则在减少。这背后,是2023年量化策略在不同私募机构投资策略的业绩表现相对较好。
《2023年度私募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股票策略、市场中性、管理期货、套利策略、宏观策略、债券类、组合类、多策略在2023年的整体回报分别是-1.85%、5.02%、2.33%、5.07%、-4.07%、5.58%、-0.69%与0.72%。其中,属于量化策略的市场中性、套利策略业绩表现位列前三。
“在量化股票多头策略领域,去年中证2000的成交额较2022年明显上升,就投资风格因子而言,2023年的小市值风格收益强劲且稳定,且去年没有出现类似2021、2022年的较大市值方面风格切换,这也造就了去年很多量化股票多头策略产品有非常不错的业绩表现。”尹田园分析说。即便是“最卷”的中证500指数,113只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的超额收益基本都在10-15%之间,均值是12.89%。
在她看来,市场中性策略能在2023年取得5.02%的正回报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不错的超额水平、大幅收缩的基差以及对冲工具的日益丰富。
“随着2023年市场中性策略业绩表现回暖,DMA中性产品备受追捧。尤其是在2023年,市场中性策略里的个股多空策略正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所认知。” 尹田园指出。就月度收益而言,2023年3月初到4月中旬的AI行情、中特估行情,微盘股回撤,令市场中性策略获得alpha超额收益相对困难。但就市场中性策略收益波动比分布而言,所以今年以来这个数值达到2以上的产品占比超过65%。
套利策略能在2023年取得5.07%的正回报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商品套利、商品期权、高频套利、金融期权、另类套利、ETF套利等细分策略均取得不错的正回报。但整体而言,去年A股市场处在低波动率、低成交状况,且期权隐含波动率低迷,令商品套利、ETF套利、高频套利、期权套利业绩表现不及往年。去年只有可转债套利策略较2022年有所回暖,这主要受益于正股波动率的波动减小,有利于上述策略收益积累。
尹田园指出,去年主观策略私募基金产品整体业绩之所以不如量化策略,一个重要原因是TMT、中特估、微盘股不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管理人的重点关注范围,且受2022年A股市场下跌影响,不少主观管理人的仓位较低,错失去年年初上涨行情,导致主观策略整体收益不如量化策略。
“我们也向主观策略私募基金经理做了问卷调查,发现2023年影响他们投资操作的关键因素包括五大方面,分别是估值水平回落、消费景气度不达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市场信心不足以及宏观/地产风险。”她表示,今年主观策略私募基金经理们更关注国内外宏观政策,比如美国利率走向,国内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地方债化债政策如何进一步推出,国内货币政策等。
尹田园透露,这些主观策略私募基金们主要看好的行业板块依次是硬科技、华为产业链、军工、医药、互联网等。且相信电子和医药板块低估的基金经理最多,其次是新能源、资源股、互联网、高分红等。就投资风险而言,这些主观策略私募基金们认为去年的风险因素仍会影响今年金融市场走势,且今年全球大选,或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记者了解到,尽管去年量化策略业绩相对出众带动量化策略私募产品销售良好且量化私募规模持续增长,但相关部门对量化私募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去年监管部门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及监管安排,并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量化私募行业监管不断加强,这个领域的发展将变得更加规范化。
下一篇 不想过年的年轻人,躲回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