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虚度时光,不如刻意修炼自己,让自己从成长瓶颈处突围。
假期来临,老师没有教学任务,没有繁重的课务负担,该如何度过假期?
任教10年后的教师,基本上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了,可以定义为中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如何突围?
一位青年教师问我,席老师,该如何在假期里快速成长?是啊,与其虚度时光,不如刻意修炼自己,让自己从成长瓶颈处突围。
1 扎根:翻烂一部经典
我在想,如果要你随身携带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我会选择稻盛和夫的《干法》和《活法》。虽然他讲的不是教育,但把教育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把自己当作CEO,这本书中的许多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阅读方面的问题,我建议你读一读熊纪涛《教师高效阅读秘笈》,或者刘波老师的《教师阅读力》。如果是班级管理,你则可以把《一线带班》《创意班主任》反复读一读。
如果你找不到方向,不妨把魏书生老师的《我这样做老师》,吴再柱老师的《乡村教师突围》《卓越教师的成长特质》放在案头不时翻阅。
2 对标:精研一位名师
我喜欢管建刚老师,特别是他说的两句话:"你的努力终将被看到。我是写着写着变优秀了,而不是变优秀之后才开始写作的。"
我先后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带班》《一线表扬学》《一线老师》等。又读管老师的文章,观看他的讲座,并开始学习教育写作。
管建刚老师说,教育写作要从点到线,最后到面。我就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开始,不断地写。
3 聚焦:主攻一个专题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任何事都研究明白。有朋友说,没有时间来学习。其实,我们是没有利用好时间。
《鲁中晨报》总编辑孙宏弢说,屏蔽力是一个人最高级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不应该的。不敏感于他人的目光,不生活在别人的嘴里,做自己人生的评判官,才是最难得的清醒。
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育阅读、专业成长等领域,都是适合教师自己去研究的领域。刘波、熊纪涛老师研究教师阅读,管建刚老师研究作文教学,陈宇、吴小霞老师研究班级管理,魏书生老师研究班级自主管理等。
我们刚开始找不到目标,那是因为我们读书少。
4 写作:坚持一个习惯
从优秀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坚持写文章是一条最重要的成长捷径。刘祥老师在《改变,从写作开始》一书中写道:教育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是自己对教育的思想认知。正如刘祥老师说:“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为了每天都有内容可写,我坚持每天阅读,至少阅读一个小时以上。写1千字的文章,至少要读1万字的文章内容。大量地输入,用输出倒逼输入。
固定时间写作。最好的写作方式就是用习惯“无意识写作”,坐下来立马就开始写,写完后先不急着看。放一周再拿出来修改。
5 成果:树立一种意识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树立成果意识,用成果来定义我们的成长。
于洁老师的二十多年的《家校共同本》,编纂成册的师生交流集,就是她的班级管理成果。
管建刚老师的每年一本书,每周一期的《班级作文周报》,这是他的成果。
就像一棵树,不开花,不结果,久而久之就会被人遗忘。
我们研究的课题、写的文章、师生的日记、教学反思、听课感悟、家校沟通的记录都可以是我们的成果。我们要注意收集和整理。
6 修炼:培养一项特长
老师要想降伏“孙猴子”,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紧箍咒”。如今的学生打不得,更骂不得。想要让学生听话,老师要像唐僧一样有绝招,让学生心服口服。
于洁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王崧舟老师精彩的朗诵,李镇西老师擅长拍照,魏书生老师坚持每天跑步5千米,这毅力让学生佩服。
学生凭什么佩服我们?开始修炼一项技能,让它成为我们的特长,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学生。
中青年教师,大多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想要成为卓越教师,就要突破自己成长的瓶颈。从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卓越教师需要不断突围,要敢于从自己的舒适区走出来,去挑战自己,实现能力的跃迁。
本文来源|牵着蜗牛狂奔
编辑|白衣